首页

女王调教免费视频小说天地

时间:2025-05-24 18:20:40 作者:2025年中国幼儿手球嘉年华邀请赛山西站开赛 浏览量:46638

  中新社台北11月26日电 题:白先勇、席慕蓉缅怀叶嘉莹先生

  中新社记者 路梅

  11月24日下午,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台北家中接到电话,“叶老师的学生告诉我,老师去世了。”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席慕蓉的思绪又回到2002年的秋天,78岁的叶嘉莹来到心心念念的叶赫水,伫立远眺,说,“这不就是那首诗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十余年。当年,尚未踏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白先勇是外文系学生,却常常翘课去抢座位听叶嘉莹讲课。“我听了整整一年,领略到古诗词的博大精深。”白先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古典诗词的殿堂,是叶先生引我进入的。”

  叶嘉莹百岁辞世,白先勇闻讯心情复杂,为她一生成就感到圆满,也深感不舍。他依然清楚记得叶先生在课堂上诵读诗篇、出口成章的风范魅力,也记得她和学生们一起挤在讲台下听外文系课程的求知精神,以及与女学生逛街买衣服的纯真可亲。

  “我尊敬她,同时又觉得亲切。”席慕蓉对中新社记者回忆道,她从一个仰慕者到与叶嘉莹真正结识,已是2002年。叶老师对席慕蓉说,我也是蒙古族,我们家是从叶赫水过来的。你如果找到叶赫水,我们就一起去看。席慕蓉便立刻托朋友去找,还真找到了。

  到吉林省看过叶赫水之后,席慕蓉与叶嘉莹2005年又去了呼伦贝尔,上了大兴安岭。同为蒙古族,让她们更为亲近。“我不是你的老师,是你的朋友。”叶嘉莹这样对席慕蓉说,但席慕蓉仍敬重地称老师,“叶老师没有刻意教导我什么,但每次与她交谈,我都获益良多。”除了见面,二人时常通过电话联络,大多谈论文学。

  席慕蓉透露,她很想写关于蒙古族英雄的诗,写了几次,叶嘉莹看后都觉得不够好。席慕蓉急切地对老师说,“这是我从小时候就一直想写的,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写,却非写不可。”叶嘉莹听后说,“那就不一样了,如果你真的是心里有这个事情,那就去写,不管写得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都是对的。”这番话给了席慕蓉莫大勇气,她终于完成了诗集并付梓出版。

  叶嘉莹的肯定与鼓励,同样让白先勇难忘。2017年,他将自己关于《红楼梦》的100小时讲课内容集结成《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一书。“出版前我给叶先生看,她写了一篇小序。”白先勇翻开书页念道:“《红楼梦》是一大奇书,能得白先勇先生取而说之,是一大奇遇。……此诚为中国文化史上极可欣幸之事。”他说,“这是极高的评价,我对《红楼梦》的看法打动了叶先生。我推广昆曲,叶先生也很支持,专门到上海和北京去看。她希望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白先勇还提到,叶嘉莹的诗教影响广泛,在两岸都有很多学生,她对于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两岸文化界、学术界的人们连结在了一起。

  叶嘉莹94岁时,白先勇前去贺寿。“叶先生说,我现在94岁了,我还要努力做学问。”白先勇笑说,“她这样讲,把我们吓一跳。94岁还要努力,那我们怎么办?叶先生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我最怀念的、也最为之感动的,正是她一生推广古诗词的苦行僧精神,以及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传承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说,“可能我努力地推广昆曲,推广《红楼梦》,也有意无意受她影响,她是我们的典范。”

  “我很羡慕她的境界。”席慕蓉说,叶嘉莹真正地、完全地发扬了诗教,“说‘成功’有点俗气,叶老师从来没有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但她完全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她是成功的”。(完)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测试日产创新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俞国良认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打好“组合拳”。学校、家庭和国家政府部门协同联动,在全社会搭建起教师心理健康安全网络,提高教师的职业安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滴滴发布报告:全球超100万名女司机和外卖员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

969名第一书记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一批批名校毕业选调生从各地奔赴延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王涛说,为人民服务,字字千钧,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初衷不改。

安徽省委副书记虞爱华,兼任安徽省委政法委书记

“牛角边,正北楼;翻石过海,鬼见愁;穿石门,看倒钩;擦边蹭,缩脖楼;布达拉宫,单边靠;油篓顶下,虎跳愁”,是东路十二景。“擦边过,将军关;三十八蹬,天梯险;单边过,北京结;鹰飞倒仰,九眼楼”,是西路八景。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在程永茂眼里,雄奇秀险的箭扣长城处处是景,他总结“隔景观箭扣长城二十景”,并标注在图纸上。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

山西烈属千里来皖寻忠魂

近年,该联合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及马来亚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研究解决东盟国家海水养殖关键技术,支撑东盟国家海洋渔业由捕捞为主转为养殖为主的转型升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